2024年,王毅反问慕安会主席,如果中国不从俄罗斯购买石油,哪个国家还有这个能力为中国提供如此大的油气? 2024年2月中旬,德国慕尼黑的安全会议大厅里挤满了人,超过50位国家元首、150位部长,还有来自110多个国家的八百多位嘉宾,要在三天里讨论全球安全的各种难题。 但谁都没想到,会议刚开始没两天,西方就有一些声音就开始针对中国,他们盯着中俄之间的油气贸易,说中国买俄罗斯的石油是在给俄罗斯输血。 慕安会主席霍伊斯根更是直接干脆的问王毅,中国是不是该少买点俄罗斯的天然气,甚至完全停止进口,逼着俄乌冲突早点结束。 而王毅只是反问——如果中国不从俄罗斯买,请问哪个国家能补上这么大的缺口? 这话问得实在!戳中了西方的痛点,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已经达到1.0847亿吨,占了总进口量的近五分之一,俄罗斯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,连天然气供应也跃居第一,光管道气就送了310亿立方米,还不算860万吨液化天然气,这么大的量,不是说换就能换的。 就说沙特吧,以前常年是中国石油进口的头把交椅,可2024年占比已经掉到俄罗斯后面了,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自己还在主动减产,一天少产100万桶,这政策都延长到6月底了,国际能源署早就说了,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几乎都来自中国,每天新增的需求里中国占了一大半,沙特就算想帮,也得有多余的油拿出来才行。 再看看美国,有些人总喊着让中国多买美国石油,可实际上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才963万吨,连2%都不到,不是不想买,实在是不顶用,美国的页岩油要靠船运,绕道马六甲海峡过来,成本比俄罗斯通过管道输送的贵不少,而且他们自己的产量也就那样,真要补上俄罗斯那1亿多吨的缺口,怕是把全美国的油轮都派过来也不够。 有人可能会说还有其他国家,比如伊拉克、阿联酋,可伊拉克全年也就卖给中国不到6000万吨,阿联酋才4000多万吨,加起来都赶不上俄罗斯一家,更别说阿联酋自己也在跟着减产,一天减少16.3万桶,他们的产能早就绷得紧紧的了。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运输安全,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过来,稳定得很,2022年就输送了155亿立方米,现在还在修第二条管道,以后每年能再多送500亿立方米,这种管道埋在地下,不怕海盗,不受国际局势影响,比海上运输靠谱多了,要是换成海运,得经过多少个海峡,多少个国家的控制区? 说到底,能源贸易不是小孩子过家家,得看实际情况,俄罗斯的油又便宜又稳定,2023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每吨3994元,比沙特的4400元便宜不少,做生意嘛,谁不想性价比高一点?而且中俄之间现在40%的油气贸易都用本币结算,不用看美元的脸色,这多踏实。 西方那些指责中国的人,其实自己也没少买俄罗斯的能源,只不过他们买的时候叫正常贸易,中国买就是输血,这道理讲不通啊! 能源安全是每个国家自己的事,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,肯定要找最可靠、最经济的供应来源,俄罗斯能提供这么多油气,价格又合适,运输又方便,换成谁都会这么选。 所以王毅的那个反问,其实是在提醒大家面对现实,全球能源市场就这么大,供应就这么些,中国不买俄罗斯的,也没有其他国家能顶上,与其指责别人,不如好好想想怎么稳定全球能源市场,现在大家都需要能源来发展经济,搞双重标准对谁都没好处。